close

從早春寫到端午我還真是個精雕玉琢的部落客……(遮臉)

DSCN5536.JPG

 

 

 

台南行第三天,差不多要收工回家,這一天都在市區閒晃、一方面找好吃的虱目魚店、一方面買伴手禮。

 

這一天中午,先到國華街、大家都知道的一級戰場永樂市場朝個聖;雖然說來台南也不少次、也沒少去過永樂市場,但是還是要去人擠人一下:站在一旁看觀光客排碗粿、排春捲、排割包、還有排小捲米粉,看看隊伍有多長,站在旁邊拍照感嘆、順便笑一下。去永樂市場是一種習慣、觀光客的習慣,就算最後只吃了割包,還是要去人擠人感受一下。

 

 

 

P_20170227_114403.jpg

 

 

P_20170227_120252.jpg

 

 

永樂市場逛完,繼續找虱目魚料理去。從第一天吃了林家魚皮、第二天吃了大勇街無名鹹粥,心想這次乾脆就多吃幾家虱目魚料理、來做個比較好了,不然每次大家去台南玩都擠在一起吃牛肉湯豬心冬粉鱔魚意麵鹹粥,實在有點無趣。所以這天中午我找到另一家在網路上大家讚譽有加的「開元路無名虱目魚」。沒錯你沒看錯,台南多得是「無名」「不知名」「沒名字」的人氣老店。

 

不過大概是中午才到,魚腸不用說、連魚皮都賣完,開元路這家魚皮特別的地方在:除了魚皮以外、另外還裹一層魚漿,本來想比較一下這幾天吃的幾家、哪家比較好吃,可惜賣完。至於肉燥飯,可能是我運氣不好:吃起來飯粒偏硬、三層肉的口感也偏硬、沒有燉的軟爛,不對我胃口,所以就不介紹了。吃完這家本來想去另一家、第一天第二天有經過的、開山路上有一家同樣也是沒有店名但是人很多的小店,結果同樣運氣不好這天沒開

東晃西晃,買完伴手禮,晃著晃著突然想起、來台南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家蝦捲店,想想還有時間、乾脆來去吃吃看。騎車到了西和街,找到這家府城黃家蝦捲。

DSCN5542.JPG

黃家(皇家)聽起來就是威。

 

原名鴨母寮蝦捲的黃家蝦捲、最早在民族路石精臼、後來遷到成功路(俗稱鴨母寮市場),到最近幾年才搬到現在的西和街上。

 

關於黃家、還有蝦捲的歷史與由來,可以參考這幾篇。

府城黃家蝦捲 台南人的蝦捲聖殿

 

台南‧府城黃家蝦捲(原鴨母寮蝦捲)
 

台南-府城黃家蝦捲(原鴨母寮蝦捲)


跟安平周氏蝦捲做法不同,客層好像也不太一樣,到的時候還有點小疑惑:這好像只是普通民宅透天厝的一樓,不太像店面。進店裡面一看、立刻放心了。

DSCN5529.JPG

有台南阿伯在吃的店,怎樣都不會錯的,阿伯掛保證!

 

下午兩點半開門營業,我剛好兩點三十五左右到,這時候店裡已經有兩組客人(其中一個就是台南阿伯),坐下、畫完菜單、到菜上桌,不過十分鐘。這十分鐘內客人接連不停的進店,不過十分鐘,店內就客滿,還有人在外面排隊……

DSCN5530.JPG

大家中午都沒吃不是,是名店威力不可小覷。

 

總共點了幾道:肉燥飯(一定要點來比較一下)、油豆腐、滷蛋、還有另外加了一盤醃蘿蔔(怕蝦捲太膩),當然還有蝦捲

 

現點現炸的蝦捲上桌,金黃色的外皮、但是有些地方有點焦光看外表跟大小就能看出與周氏的不同。夾起蝦捲,筷子接觸外皮的時候,可以感覺到外皮的酥脆,沾點芥茉醬油膏,一口咬下(小心燙舌),先是牙齒接觸到糯米漿外皮,脆。入口有種甜味,是高麗菜。蝦捲裡面有火燒蝦、高麗菜、蔥還有蝦漿,外面用豬網油包起來,沒有用豬絞肉、所以吃起來比較不那麼油膩,吃完、配上醃白蘿蔔、清爽清甜帶點酸、口腔煥然一新。黃家的蝦捲雖然是傳統老配方,但是不變的是好味道。跟周氏蝦捲相比算是兩種不同的類型,喜歡哪種端看各人喜好。

DSCN5536.JPG

DSCN5537.JPG

肉燥飯的肉燥……總覺得顏色不深,會讓人有種「味道不夠透」「不夠入味」的感覺,吃起來還算OK

DSCN5535.JPG

這滷蛋很炫,這個蛋黃也太大了吧!好像是鴨蛋,不是雞蛋,所以蛋黃比較大

DSCN5538.JPG

油豆腐…….普通。

DSCN5533.JPG

醃蘿蔔,真的不錯,清爽清甜、還帶點醋酸、而又不會太酸,口感清脆,單吃就爽快。

DSCN5532.JPG

總共也吃不到半小時,不過這次台南行來吃了黃家蝦捲,在現代社會中、還能保持初衷、維持傳統配方、做法與味道,保留了古早味,是一種令人欽佩的堅持,而這種味道也不會因為時間而被人遺忘、還是有很多台南在地人還有觀光客喜歡,代表著只要味道好、不論傳統還是新潮,都會有人買單的。

arrow
arrow

    氰化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